我曾活在靖难

晚江白

首页 >> 我曾活在靖难 >> 我曾活在靖难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逆天明末三十年 北宋小厨师 大军阀:杀敌暴兵,建立无上帝国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谍云重重 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 亮剑:你一个排长,全歼鬼子师团 我在大唐做战神 
我曾活在靖难 晚江白 - 我曾活在靖难全文阅读 - 我曾活在靖难txt下载 - 我曾活在靖难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章 身世之谜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应天府即南京,又称金陵。

此时虽然已经入夜,但皇城里一处宫殿内还是灯火通明。

里面的御案后坐着的正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听着毛骧的汇报,朱元璋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但很快被冷漠的神情掩盖了下去。

毛骧汇报完毕。

朱元璋的手指轻轻点着龙椅旁的扶手。

良久,御案的阴影后,朱元璋那雄浑的声音传来:“老四倒是收了个奇才。”

毛骧恭敬地回道:“是否要提醒一下燕王殿下?”

朱元璋眼神闪过一丝寒光,而后淡淡地说道:“先不用管老四的事,先把胡惟庸的事情搞明白。”

毛骧拱手道:“是。”

胡惟庸前些年被冠以各种罪名而被而被朱元璋杀掉了,他当然是罪有应得。

可朱元璋并不想就此结束,有时候死人比活人有用。

淮西勋贵们个个功劳甚大,以李善长为首形成的淮西集团对自己行政多有掣肘。

他担心未来太子登基这些人会自恃功劳,骄横跋扈,不听皇帝的命令,产生什么不臣之心,威胁到太子的统治。

所以这帮人,朱元璋并不打算放过,有一个是一个,关联到的全都要杀掉。

至于对皇位有觊觎之心的老四朱棣,朱元璋并没有放在心上,觊觎皇位的儿子又不止朱棣一人,秦晋二王还死死地盯着呢。

况且他相信朱标能压得住自己这些弟弟,由于当年到处打仗,这些弟弟一半时间都是他带着的,长兄如父的威严让这些蠢儿子们都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朱元璋眉头皱了起来,着一个小太监出门看看是怎么回事。

接着便见小太监带着别的一帮太监进了来。

为首的老太监来不及向朱元璋行完礼,哭着说道:“陛下,太孙殿下不行了。”

“什么?”,朱元璋大惊,立马起身前往太子所在的东宫。

此时的东宫已经乱成一团,朱元璋给自己身边的大太监一个眼神,大太监心领神会,快速带人稳定东宫的形势,保证不出什么乱子。

朱元璋来到一处小宫殿内,太子朱标带着自己的嫔妃和其他儿子们赶忙上前见礼。

在简单的交流的一下情况之后,朱元璋的脸上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朱元璋不顾太医的阻拦,进屋察看完朱雄英的情况,便到了隔壁的一处偏殿之内休息。

淮西党?蠢儿子们?还是这东宫内的人?

朱元璋独坐在黑暗之中,屋外侍卫和太监没人敢发出一点声音,因为他们知道自家陛下,在想事情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独坐在一个地方,不准任何人打扰。

许久之后,殿外的小太监来报,皇太孙殿下薨了。

朱元璋打开门,神情无悲无喜,走去隔壁在安慰了朱标几句后,便起驾回宫。

同年六月。

大明一代贤后,朱元璋原配马皇后马秀英病重。

朱元璋来到后宫探望。

见到这个陪伴自己走过一生的女人即将离去,心思深沉,当上皇帝后喜怒不形于色的朱元璋还是流露出了正常人应有的悲伤。

朱元璋来到马秀英的病榻前,不禁泪如雨下。

“重八,我要走了,以后就没人再管着你啦。”,马秀英有气无力地说到。

朱元璋紧紧地握住发妻的手,说道:“妹子,咱已经找了最好的大夫给你来看病,你一定能好起来。”

马秀英勉强露出一个微笑,说道:“重八,我的身体我很清楚,你就不要麻烦下面的人了,希望我走了之后你也不要迁怒于任何人,你的脾气就是这样,以后要收着点。”

朱元璋心如刀绞,泣不成声地说道:“知道,知道,只要妹子能好起来,妹子叫咱做啥都成。”

马秀英又说道:“我没多少时日,可能撑不过这两个月了,叫孩子们都回来吧。”

朱元璋点点头,吩咐手底下的人马上通知各地藩王、以及嫁出去的公主回京。

马秀英又说道:“重八,我知道你对老四有所看法,但棣儿好歹也是我一手带大的,我早就把他当成自己亲生儿子,如果,我是说如果,未来储位易动,重八不必在乎我,棣儿定是个有用的,必能克承大统,带领大明走向繁荣昌盛。”

朱元璋本想呵斥马皇后后宫不得干政,但看着马秀英憔悴的面容,这句话他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只能点点头表示答应。

北平,燕王府。

朱棣上午在接到朝廷传来的消息,也是悲痛欲绝。

“朱能!”,朱棣朝着门外大吼一声。

朱能便很快走进朱棣的书房。

燕王朱棣本想交待什么,但想了想,便让朱能去召集王府所有属官过来,包括徐平安。

徐平安在接到消息后,赶到了朱棣的书房,此时书房内,王府高层基本上都到齐了,以邱福为首的武官势力,还有以姚广孝为首的文官势力。

见徐平安进来,朱棣于是宣布道:“母后病重,本王要火速回京,北平的各项事务还得仰赖各位。”

众人纷纷应声称是,并让朱棣放心回京,有他们这些王府老人在,北平乱不起来。

接下来,朱棣便把在北平的各项事务给安排了一番。

交代完毕后,朱棣便让大家回去各司其职,不过徐平安却被留了下来。

朱棣说道:“徐先生,此次我会先行一步,过两日王妃和英儿他们也会起程回京,我们不知何时才会回来,你想必是要闲下来的。”

徐平安笑道:“无碍,这也是无奈之事。”

朱棣也深表认同,但他还是怕徐平安无聊,于是开口说道:“要不徐先生在我手下再领个差事?”

徐平安哭笑不得摆手说道:“不用,不用。”,说实话,他是真乐得清闲,虽然平时教导两个小家伙也还挺有趣的,并不无聊,但他是真的不想“上班”,毕竟真能躺平,谁能拒绝,现在他又不缺钱花,无论是朱棣每个月给的月钱,还是海津那边的收入。

不过徐平安越是这样拒绝,朱棣越是觉得这是谦辞的说法,于是坚持道:“先生想在府内任何职,我朱棣均可开给先生。”,他同时也是怕徐平安闲不住,万一跑掉怎么办。

徐平安无奈,只能接受燕王的提议。

于是朱棣问道:“先生想要什么职位?”

徐平安思索再三,但还是想不出什么职位适合自己,虽然自己有现代人的知识,但这些官职自己就算是看过电视也不甚了解,估计上手难度挺大的,徐平安觉得何必给自己找麻烦。

但燕王朱棣的“好意”又不能拒绝,这让徐平安很是苦恼。

突然他灵机一动,说道:“不如殿下给我百十个士兵,我一定替殿下训练出一批精兵。”

朱棣听完眼睛一亮,说道:“好,我从我的亲军里划一百人出来给先生,兵器盔甲这些一应俱全,有什么别的需求可以找姚师或者邱福解决,还望先生能替我训练出一批百战百胜的强兵。”,其实这是客套话,这些亲兵本就是百里挑一的优质士兵,只要徐平安不是特别离谱,别把他这批人训废他就满足了,不过这能拴住徐先生,也很值得。

朱棣为赶时间,下午就直接带着几十名亲卫直接离开北平了。

燕王府内,上上下下也在忙碌,徐妙云明日也要带着孩子们回南京。

她素来知道自己的夫君有夺嫡之志,只是碍于自己父皇朱元璋和大哥朱标的权威,不敢直接表露出夺嫡的想法,但只要有能接近皇位的机会,他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抓住。

她得带着孩子们早点赶路,在父皇朱元璋面前留个好印象,这也是对自家夫君的助力。

经过数日的彻夜疾驰。

朱棣终于是渡过了长江,回到了南京。

他来不及休息,进了城就直接驾马冲向皇宫。

朱棣先是见过太子朱标和皇帝朱元璋,接着便来到马皇后的寝宫。

马皇后如今每日都只有两三个时辰是醒着的。

她若有所感,在朱棣进门时便醒了过来。

见到母亲憔悴的样子,燕王朱棣就像个孩子一样趴在母亲床边哭了起来。

马秀英让宫女扶着自己坐起来。

朱棣见状也是赶忙给母亲背后塞上枕头。

接着马秀英便人宫女太监们走远些,自己有话需要单独对朱棣说。

“棣儿。”,马秀英声音有些沙哑地叫到。

朱棣擦掉眼泪,赶忙说道:“孩儿在这儿。”

马秀英温柔地替朱棣擦掉眼泪,有些无力地说道:“都娶了媳妇当爹的人了,还哭鼻子,让外面的大臣们看见,你又得被你父皇训了。”

朱棣强忍住悲伤,冷静了下来,说道:“太医可有看好母后身体?”

马秀英有些吃力地笑道:“哎,你母后我可能就快撑不住喽。”

朱棣握住母亲的手说道:“母后的身体定然会好起来。”

马秀英说道:“孩儿啊,我现在就撑着等你那些个哥哥弟弟们早点回来,见上最后一面我就可以安心的死去了。”

朱棣眼中含泪,说道:“母后别说什么死不死的,母后肯定会长命百岁。”

马秀英笑道:“孩子这个世界上有谁又能是长命百岁呢?”

接着马秀英话锋一转,强撑着摆出一个严肃的样子,说道:“棣儿,有些话,母后怕是再不说就来不及了,你要记住,接下来我给你说的话,你一定要烂在肚子里,一辈子都不能让别人知道,明白吗?”

朱棣恭敬地回道:“儿臣一定谨记。”

于是马秀英说道:“棣儿,你并非我亲生的这件事,想必你已经知道了吧?”

“你也不必说你不知道,这么些年朝堂内内外外我还是知道些东西的。当年,你父皇还没当上皇帝之前,有一次醉酒,临幸了一名侍女,这名侍女就是你的母亲,她也是我身边最得力的丫头。”

“后来你母亲难产而死,就只留了你一个人,恰逢当时我刚刚小产没多久,你母亲从滁州开始就一直跟着我,对我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恼,我怎么忍心她的孩子生下来就没有母亲,我便谎称你是我所出的,将你带在身边,知道这件事的也只有你父皇和你大哥。”

“你是除了你大哥外,我最看重的孩子,你的能力,母后也是了解的,我知道你不甘于只当一任藩王,但我还是希望你不要造你大哥的反,大明的百姓苦太久了,如今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了,请让百姓好好生活下去,辅佐你大哥开创盛世。”

朱棣脸上泪水滑下,他重重地点头说道:“母后,儿臣自当为我大明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辅佐大哥开创属于我大明的盛世。”

马秀英欣慰地笑道:“你们兄弟一心便是我马秀英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朱棣停止哭泣,哽咽着说道:“母后的福气还在后头,母后一定要养好身体,见到我大明重现华夏盛世的那一天。”

接着马秀英又和朱棣说了会话,便感觉累了。

朱棣嘱咐道:“母后早些休息,一定要养好身体,儿臣明日再来看您。”

马秀英笑着点点头,朱棣便告退。

出了马皇后的寝宫,朱棣便来到了自家老爹办公的乾清宫内。

只见御案之后朱元璋正在查看一堆奏本,嘴里还不禁嚷嚷道:“真是什么破事都往这上面写。”,然后又提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朱元璋的御案旁边还有一张桌子,太子朱标正在帮父亲朱元璋处理政务。

“见过父皇,见过太子殿下。”,朱棣行礼道。

朱元璋抬头看了眼朱棣,让他随便找个位置坐下。

朱标则是放下手中的事务,温和地笑道:“四弟不必多礼,你我兄弟之间,这里没有外人,随意些就好,可曾看过母后?”

朱棣觉得自己的大哥永远都是这么的温和谦逊,回想起小时候大哥照顾自己这些弟弟,再听见这熟悉的声音,不禁感到心头一暖。

朱棣恭敬地回道:“看过了。”而后悲伤地说道:“还望母后身体能早日好起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明星潜规则之皇 御女天下 浪漫官途 都市偷心龙爪手 我的诡异人生 猎艳谱群芳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穿越家丁之百香国 好色小姨 非凡人生 曼陀罗妖精 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田野花香 四合院:开局娶十三姨秦淮茹 四合院:穿越蔡全无,冒充傻柱叔 港片:开局坑大嫂三千万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四合院:你们越激动我越兴奋 
经典收藏红楼天骄 猎奸者 家父万历爷 漫威之DNF分解大师 烽火十国 唐人的餐桌 太子妃请自重,我是太监啊! 亮剑:老子是丁伟 大明国士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三国:从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 始皇帝 穿越大明:皇兄我真的尽力了 从柱灭开始的次元之旅 抗战之我的长征 大隋第三世 小市民的奋斗 末日进化 三国之黄巾打工人 靑海传 
最近更新汉末乱云飞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奇门故事汇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沈家大小事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神威天降九皇子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穿宋,造反!【变宋】 穿越时空王朝命运 于是我成为了神 大晋第一才子 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 新语新编 
我曾活在靖难 晚江白 - 我曾活在靖难txt下载 - 我曾活在靖难最新章节 - 我曾活在靖难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