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活在靖难

晚江白

首页 >> 我曾活在靖难 >> 我曾活在靖难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逆天明末三十年 大军阀:杀敌暴兵,建立无上帝国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 朱由检:太祖有令!杀!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女帝太监最风流 大明国师 横扫天下的拓跋王骑 
我曾活在靖难 晚江白 - 我曾活在靖难全文阅读 - 我曾活在靖难txt下载 - 我曾活在靖难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章 红灯区PTSD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燕王朱棣的书房内。

此时油灯初上,但由于天还未完全黑掉,所以房间里也不算太暗。

徐平安在王府内官的带领下进入书房,先是向朱棣见了个礼,随后便发现姚广孝竟然也在,这个老家伙挺久没见着了。

朱棣先是感谢了一番徐平安对朱玉英和朱高炽的教育,随后便邀请徐平安入座。

“徐公子,风采比刚来是时候可盛多了啊。”,姚广孝笑着说道。

徐平安回道:“姚师过奖。”

姚广孝说道:“这可不是过奖,殿下把你的事情讲给老朽听,老朽觉得公子确实是有所成长啊。”

接着三人便唠了会有的没的,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

最后姚广孝发话进入了正题:“徐公子既然是从后世而来,想必你所在的国度无论是制度还是别的方面都比如今的大明要好,对吗?”

徐平安不置可否。

姚广孝又发问道:“如今我大明初立,百废俱兴,虽然经过陛下几十年的治理,已然大好,但我们还是想听听徐公子你的看法,若有什么治世良言还望徐公子不要私藏。”

徐平安表示一定知无不言。

于是燕王朱棣率先发问道:“纵观我华夏历史,历朝历代都逃不过两三百年就面临改朝换代的结局,请问这是为何?若说下一个朝代吸取了上一个朝代的教训,为何还是逃不过两三百年的命运?”

徐平安思索了一下,回道:“其实这是由于国家的根本制度没有改变而导致的。”

“而这个根本制度又与国家的财政制度息息相关。”

“自古以来都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士大夫们都有免税或者轻税之特权,每每有读书人中举之后便有大量亲朋故旧带着土地来投献,这些土地国家基本上是收不上税来的,这是国家财政问题之一。”

“这些读书人当了官之后,往往又会购置田地,进行土地兼并,而他们手中又握有权力,这些田地往往又会被掩没掉,导致国家更加收不上税来。”

“现在国家的自耕农还算多,国家还能收得上钱来,当土地都集中在豪门大户手里的时候,基本上就很难再收得上钱来了,他们有权又有钱,上下勾结,国家很难撼动。”

朱棣不禁问他如何能够解决。

徐平安倒也不想直接一棒子把封建土地制度一棒子打死。

于是他结合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的政策给出了建议,那便是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姚广孝听完不禁一拍椅子,激动地站起来说到:“好,好,这些政策不说能让一个王朝千年不倒,但至少也能让它多延续个百年。”

朱棣才二十多岁,早年也是接受的儒家教育,还有些不能理解,于是问道:“大师,真有这么神奇?”

姚广孝大笑着说道:“这里面随便一条都极为宝贵,于一王朝来说,可谓是一剂苦药。”

朱棣问道:“一剂苦药?”

姚广孝这才解释道:“殿下,如若这些政策执行下去,基本上便是于整个士大夫阶层为敌啊,这等于是从士大夫的钱袋子里直接拿钱,可不招人恨吗?”

朱棣这才了然。

徐平安纠结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一股脑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也许能让大明早些进入更为先进的时代,这样以后的华夏子民不会再经历那么多苦痛与磨难。

于是徐平安便讲了讲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制度。

姚广孝听完沉默了一会,说道:“此非井田制?土地国有?”

徐平安又耐心地解释了其他方面。

姚广孝这才了解地说道:“徐公子说的这个制度确实能解决数千年来的土地问题,然则这个制度却并不适合现在,如今整个大明皆以农事为主,如若想施行这个制度,大明在其他方面都得发展起来,让百姓不再拘泥于一方土地之上,有更多的方式谋生。”

徐平安不禁感慨这姚广孝脑子就是好使,不愧是屠龙大师,一代造反界的精神导师。

徐平安于是说道:“不妨先在一个地方进行试点尝试,没有必要一下子全国推行。”

姚广孝表示道:“确是如此,这样既能看看效果,又不至于动摇我大明根基。”

朱棣听完说道:“那既然如此这几日我便整理一下,之后再上书父皇。”

姚广孝打断说道:“不可,还不是时候,如若现在上书,殿下便是自绝于太子之位,朝廷内外官员会视殿下为仇敌。”

接着姚广孝拉低声音,对着二人说道:“殿下再等等吧,如若太子殿下登基,则此书可作为殿下的献礼,如若不是,殿下可凭此扎根北平,不失为一方实权王侯,就算朝廷想动你,也得考虑殿下身后千千万万的百姓。”

徐平安直呼好家伙,朱标登基,你上书,以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本,不是朱标登基,也可以借天下百姓之力尝试争取一下皇位。

三人又谈论了一下,天色已经很晚了,徐平安和姚广孝便提出告辞。

徐平安出门想到今天有些剧透啊,老天爷咋没劈我了呢?

难道这些事情终究会是一场空?

正想着突然一个瓦片掉下,正正地砸在徐平安脑袋上。

日,原来老天爷还是没放过我啊。

回到院子里,徐平安打算直接休息晚饭都不吃了,(〃>皿<),可恶,把自己叫过去都不管饭,脑袋还挨了一下。

见徐平安回来,胡玉青赶忙迎了上去,说道:“公子还没吃饭吧?姐姐早就给公子准备好了放房间了,公子吃完再休息吧。”

徐平安点点头,李念月做事倒是体贴,虽然态度有时候不是很好。

徐平安吃完晚饭,这时李小宝走进了屋子里说道:“公子,魏国公世子给您送了封请帖过来,邀请您参加三日后教坊司的饭局。”

徐平安疑惑道:“徐辉祖吗?”

李小宝答道:“正是。”

徐平安伸了个懒腰,说道:“你觉得去还是不去?”,说实话他已经得了红灯区ptSd了,这种地方他是真的不想去。

李小宝想了想说道:“公子,不去不成啊,魏国公世子还说了这次还邀请了周王和湘王两位王爷,咱们不去是不是有些太不给面子了?”

徐平安很无奈,说道:“那行吧,替我转告魏国公府的人,我会去的。”,也不知道这次是祸是福,但徐妙云乃是徐辉祖的大姐,就算再怎么样,徐辉祖也要周全礼数吧。

北平一处酒楼内。

徐辉祖正在热情地招待周王朱橚和湘王朱柏,还有一些北平本地的士子。

周王朱橚和朱棣都是马皇后所生,跟朱标一样属于嫡子,从小一起玩到大,关系很好,喜好医学,去年就番后,闲着无聊,他的封地不在边疆,基本上属于个闲散王爷,便来到北平找自己四哥玩,可惜朱棣军务繁忙,于是朱朱橚便跟徐辉祖混到了一起。

朱橚和徐辉祖从小就认识,毕竟两人的老爹是发小,他到北平和徐辉祖混一起去再正常不过了。

湘王朱柏还是个只有十二岁的小正太,虽然前些年授封湘王,但却没什么治理地方的经验,加之和朱橚一样都是闲散王爷,自己又还未正式就番,便跟着自家哥哥朱橚一起来北平这边玩。自己虽然不是嫡子,但自家哥哥们还是对他很好,他也乐意找自家哥哥们玩。

徐辉祖向众人敬完酒后,站起身来说道:“过两日我请大家一起去教坊司喝酒,如何?”

众士子纷纷附和,表示徐公子高义,反正他们去了都是白嫖,可不高义吗?

徐辉祖坐下后,对着旁边的朱橚说道:“橚哥儿,我姐前段时间给我外甥找了个老师,你学识渊博,过两日的宴会上我也请了此人,还请你考校一下他,好让我与我父亲有个交代。”

周王朱橚微笑着说道:“我早就有听闻四哥府上有人说此人是个奇人,加之四哥此前在静海闹出那么大的动静,父皇也是很感兴趣。”

朱柏这时插嘴道:“刚好能与之交流一下求道心得,想必此人应该是个出世之人,现在入世修行来着。”

朱橚敲了敲自家弟弟的脑袋说道:“还想着修道成仙了,要是让父皇知道你还有这个想法,免不得又是一顿打。”

朱柏吐了吐舌,表示知道了。

这时一名士子走上前来,此人端是生的个眉清目秀,让人见到的第一眼就感觉是个好人。

但此人眼神中却透露着一股子狡黠,让人很难察觉得到。

只见此人上前来敬酒道:“我代北平士子欢迎两位王爷的到来。”,说着端起手上的酒一饮而尽。

徐辉祖和朱橚、朱柏三人也是回礼喝了一杯,朱柏本要喝下去的,但却被朱橚一手按住了抬起的酒杯。

“小孩子不要喝酒。”,朱橚微笑着说道。

接着这名士子便借着敬酒这个机会与徐辉祖他们三人聊了起来。

这名士子姓张,名昺,原是山西人士,目前在北平这边求学,听说这次是魏国公世子在酒楼搞得聚会,他便央求同学带他一起参加,这可是能接触到大明顶级权贵的机会,他怎么可能放弃掉。

张昺几杯酒下肚,听闻燕王府小王子和小郡主的老师竟然是个连功名都没有的普通人,不禁开口嘲讽道:“此人定是个不学无术之人,靠着什么不知名的手段,欺骗了燕王殿下和燕王妃娘娘。”

毕竟这么个没有功名的人也能当上燕王府的先生,怎能不让他嫉妒,自己可是含辛茹苦十几年才有这些许功名在身上。

另一名叫做刘昌青的士子也是出言附和道:“就是,如若换成张兄我等都不会有意见。”

还有一名叫做宋羽的士子也是出声道:“此人怎能与我等齐名,过两日宴会上定要他好看。”

众士子也个个都是群情激愤。

毕竟大家都是至少寒窗苦读十年以上的人,谁愿意这么个人爬到比自己更高的位置。

徐辉祖和朱橚对视一眼,文人相轻,莫过于此。

甚至有人开始阴阳怪气燕王府的“品味”。

这时朱柏怒气地发声道:“住口,四哥这么选择一定是有四哥的道理的,至于此人是否是个不学无术之辈,过两日自当分晓。”,他可容不得有人讥讽自家四哥,他本是朱元璋的妃子胡顺妃所生,在皇室成员里不受重视,只有四哥和五哥愿意陪自己玩,他对于自己的四哥和五哥也是相当尊敬。

众士子见湘王殿下发怒,也知道好像有点过了,毕竟骂徐平安可以,阴阳怪气燕王府就有点不敬的嫌疑了。

于是朱橚开口调和道:“今日大家初见,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很正常嘛,我们不谈这件事了,大家该吃吃该喝喝。”

在周王朱橚的调和下,酒席又开始活络起来,气氛逐渐升高。

张昺与刘昌青还有宋羽等人一同回到一起租的小院,刘昌青不禁不满地说道:“那个姓张的我们说了就说了,不就埋怨了燕王府几句嘛,这个湘王就这个样子对待我等士子,真是可恶。”

其他士子也是纷纷附和。

张昺笑道:“慎言,这等天潢贵胄我等岂可背后相讥?”

宋羽也表示道:“张兄说的不错,你我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你我仕途,岂能不谨慎?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刘昌青笑道:“这里不是也没有外人嘛。”

但不知有多少人已经把他的话,记在心里,说不定未来有用。

说实话张昺也是不服气的,但自己说了几句后他有明显地感觉到徐辉祖三人那不经意间表示出来的不满,也便没有再在席间说下去。

不是自己意识到了背后说人的不对,而是在场的大人物已然不喜,自己何必去触那个霉头。

张昺心里暗下决定,过两日一定要让那姓徐的出点丑,说不定这才便是自己的机会,若是入了这三位大人物的眼,不说去燕王府当老师,随便给自己一点助力,自己前途都不可限量。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飘飘然,对过两日的宴会充满期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御女天下 浪漫官途 都市偷心龙爪手 我的诡异人生 猎艳谱群芳 穿越家丁之百香国 男欢女爱 天龙风流之替身段誉 好色小姨 少龙风流 覆雨翻云之逐艳曲 非凡人生 逍遥花都百香宫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田野花香 反派,开局给主角母亲按摩 四合院:开局娶十三姨秦淮茹 港片:开局坑大嫂三千万 洪荒:悟性逆天,我是赵公明! 
经典收藏红楼天骄 家父万历爷 漫威之DNF分解大师 烽火十国 唐人的餐桌 太子妃请自重,我是太监啊! 大明国士 魂回东汉 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亮剑:你一个排长,全歼鬼子师团 红楼低调人生 三国:从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 梦回亮剑 从柱灭开始的次元之旅 抗战之我的长征 全洪荒都知道魔祖在闹离婚 大隋第三世 末日进化 医神皇妃 
最近更新汉末乱云飞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沈家大小事 汉末浮沉书 穿越原异界寻仙 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 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大乾:帝国独裁者 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大宋天朝之裂变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我曾活在靖难 晚江白 - 我曾活在靖难txt下载 - 我曾活在靖难最新章节 - 我曾活在靖难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