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秋风渭水

首页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逆天明末三十年 大军阀:杀敌暴兵,建立无上帝国 红楼天骄 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 朱由检:太祖有令!杀!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隋唐:一拳可灭李元霸还是谋士? 虎牢关下力压群雄,震惊诸侯 修罗武神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秋风渭水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全文阅读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txt下载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一十六章 始吾识公时,目故有疾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319章 始吾识公时,目故有疾

潞王监国二年,正月初一,江西前线。

闽督郑森率军八万,破袭了赵家围,击溃了前来争夺的清军柯永盛部,取得大胜,追歼无数。

南昌清军大震,柯永盛果断放弃了赵家围,彻底龟缩在南城城中,不再遣军外出。

驻扎在昌邑镇的清军黄山部,得知赵家围被闽督攻破的消息,军心浮动,人心惶惶,更有甚者,脱营逃离。

黄山无奈,锁闭辕门,勒令各部坚守营寨,严管士卒,无令不得擅动。

他断定,郑森一定会率军杀来,因为他是郑家的叛将,于情于理,郑森都不会放过他。

明军势大,黄山心中忧惧,于是向已经自鸡笼山移驻建昌县的副将李国英发去了书信,请求后撤至芦潭,与参将张应祥合兵一处,以备敌袭。

李国英斟酌再三,认为昌邑不能轻弃,赵家围已失,若是再丢昌邑,则鄱阳湖西岸,将彻底为明军所控制。

届时,明军水师便可往来纵横,水陆协同。

明军一旦顺着鄱阳西岸北进,部署在南昌周边的兵马,就会陷入明军的三面重围之中,十分危险。

所以李国英没有答应黄山的要求,而是令他务必死守昌邑,广筑壕沟寨墙,多设拒马陷阱。

主帅有命,黄山不敢不遵,只能心情忐忑地等待着郑森率军打上门来。

自明军水师全歼左梦庚部水师之后,清军鄱阳湖东西两岸,便逐渐失去了联络,被明军分割包围。

征西将军焦琏调京营李长祥部五万人马及总兵金声桓部五万人马,会攻都昌。

同时,鄱阳湖中的各路水师也有所调动。

驻泊在柴棚镇休整的大明靖海水师各镇自湖上发动对都昌的进攻。

驻扎在棠阴镇的张名振部挥师北上,占领位于鄱阳湖西岸,庐山东麓的南康府星子县。

攻占了星子县,就相当于在南昌与都昌清军的背后,埋下了伏笔。

既能阻截九江与清军各部的湖上往来,又能根据形势,灵活行动。

太湖水师则直取芦潭,控制章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口。

章江向南,流经吴城镇、昌邑镇、以及南昌新建县。

南昌城就在章江之畔,明军一旦控制芦潭,水师便可自鄱阳湖走章江,直趋南昌城下。

明军在经过了数日的沉寂之后,大规模的调动令清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原本驻节在乐平的焦琏也率踏羽营前移至鄱阳县,坐镇指挥。

提督张家玉自乐平前往广信镇守,接替了留守广信的太湖水师副总兵吴易,开始全面着手处理地方庶务,恢复地方民生。

面对明军即将展开的新一轮进攻,洪承畴为保九江不失,率督标两万,急匆匆自都昌赶回了九江防守。

他将都昌交给了护军统领伊尔都齐镇守,令其务必坚守至少一月。

明军水陆协同,四面出击,洪承畴已经有些招架不住。

返回九江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朝廷八百里加急呈奏江西情况。

同时,又向坐镇庐州合肥的大清镇南将军陈泰发去了告急文书,请陈泰出兵相助。

他的手中已经再无可以调动的兵马,只能向江北求援。

九江,甘棠湖。

雪漫湖心亭,一樽红泥小火炉,正煮着酒水。

洪承畴坐在炉前,披着鹤氅,脸色憔悴。

战局日益败坏,都昌与南昌不知道能撑到几时。

昨夜,朝廷中传来了消息,索尼任征南大将军,挂帅出征,已于信成之日,自京师南下。

多罗郡王阿巴泰因病卧床,多尔衮明发诏书,让阿巴泰带病镇守齐鲁之地,不许回京。

朝野之中,物议纷纷,北党冯铨等人趁机动手,舍掉了兵部尚书孙之獬,拿下了南党要人龚鼎孳与李森先。

摄政王多尔衮在这场博弈之中,站在了北党一边,令南党痛失大将。

洪承畴对此心惊不已,离京已逾半载,朝中党争竟已激烈到了如此地步。

同时,他也对自己前路,感到了一阵迷茫。

他既非南党,又不附北党,多尔衮敢用他为江南总督,也正是因为如此。

一旦江西事败,北党南党,都不会保他。

摄政王多尔衮自不必说,也会弃他如蔽履。

久经官场的洪承畴,心中已经方寸大乱。

接连的闷酒下肚,也难解郁郁之情。

这时,都统贺信遣人送来了紧急军情,明军突然攻占了星子县,令形势雪上加霜。

洪承畴看着这封急报,仿佛就像是看见了催命符。

明军据有星子县,南可进逼南昌,北可威慑九江,刀尖,直抵心腹之地。

正是正月之中,明军竟不休兵停战,反而连连进军,洪承畴时时倍感心悸。

明军之志,何其坚也!

能在这寒冬大雪之中,再三奋战,这是何等的军心士气。

他将军报塞入了火炉之中,焚烧成了灰烬。

按照现在明军进攻的态势,江西能不能等到征南大将军索尼的援军,他心中已经没有底了。

索尼南下,也预示他这个江南总督即将失去权力。

若是能在索尼到来之前扭转局势,尚可保全官位。

如若不然,索尼抵赣之时,就是他洪承畴回京之日。

索尼不是多尔衮的人,和他一样,都是不站队的独臣。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被放心的外放督军,因为他们在朝中没有根基,随时可以拿捏。

不像英亲王这样的贵族,拥兵自重,朝廷也轻易奈何不了。

一阵寒风吹来,洪承畴咳嗽了几声,伤神不已。

眼下的战事,他已经没什么好指挥的了,全靠各部自己坚守据战。

望着湖上朦胧飞雪,洪承畴忽然想起了一位故人,顿时眼神一亮。

这位故人,曾是他的恩人,被他视为恩师,曾经每逢有惑,他便会请其为自己指点一二。

故人家在长沙府益阳县的桃江,自他初到九江之时,便遣人去寻其踪迹。

就在前几日,终于打听到了这位故人的下落,南京破后,他先是隐居在桃江泗里河石门村,而后因长沙战事变化,又转到了黄州府的黄梅县闲住。

黄梅县,就在九江之北,距离不远。

洪承畴一念至此,当即起身,命人准备车驾舟船,准备渡江向北,往黄梅拜访自己的这位恩师,请其为自己指点前程。

正月初二,经过水陆周转,洪承畴来到了黄梅县郊一处山下的小村之中。

村子尽头,半山腰上,一方小院孤独坐落在此,门前石径,直通山下,上面的积雪,已经被清扫干净。

洪承畴的马车停在了上山的道口,他的亲信家丁摸了几颗碎银给了引路的村民向导。

护卫洪承畴的亲兵从后方的车上,搬下来了几袋米面,两挂熏肉和两坛美酒。

洪承畴抬眼望了望,上山的石阶约有百阶。

麾下的亲兵搬下来抬椅,准备抬洪承畴登山,但被洪承畴拒绝了。

拜谒恩师,怎能不敬?

他解下了大氅,迈步走上了石阶,向上攀登而去。

山上小院,五间竹屋,两间茅房,背靠小瀑,以竹管引水至院中。

院墙以木桩密排,及人之胸高。

门内一侧,草棚之下,窝着一条护院黄犬,正站在原地,警惕地竖起耳朵,看着门外。

洪承畴费尽力气,才气喘吁吁地来到了小院之前。

柴扉紧闭,户门不开,但烟囱之中,青烟袅袅。

他亲自叩门,黄犬顿吠,吓了洪承畴一大跳。

不一会儿,正房的房门吱呀打开,走出一个大约花甲之年的男子,身穿棉袄,拄着拐杖。

见院门之外,围满了兵卒,男子处变不惊,淡然看了两眼。

“恩师,是我,洪亨九!”

洪承畴一眼便认出了自己的这位恩师,尽管他们已经多年未见。

老者听见洪承畴激动的声音,原本平静的眼神,忽然扑朔起来。

他立在房前,犹豫了一阵,才缓缓上前,前去开门。

“恩师,学生遍寻长沙,这才探得先生下落,多年未见,甚是想念!”

洪承畴言语殷切,态度十分恭敬。

老者慢开柴门,仔细瞧了瞧洪承畴,这才轻轻一叹道:“进来吧。”

这时,院内伙房之中,走出了一个青年人,手中捉着菜刀,警惕地看着洪承畴。

他是老者的儿子,方才正在烹煮食物。

老者双眼眯了起来,对青年说道:“叔文,去沏两杯茶来。”

青年点了点头,转身进了伙房。

洪承畴入内,见几间寒舍,十分清贫,不禁感慨道:“恩师曾经为官时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如今还是这般模样。”

“世事虽变,我心依旧。”

老者眯着眼睛看向了洪承畴,面色整肃道。

洪承畴见恩师这般眼神看他,眉头微皱,以为恩师是眼睛不适,于是关切问道:“先生何时得了目疾?”

“可否请郎中诊治?”

老者转身,一边引洪承畴入正方内落座,一边淡然回答道:“始吾识公时,目故有疾矣。”

洪承畴顿时脸色微变,面有羞愧之色。

老者名为郭都贤,曾任江西巡抚,节制三司,从二品封疆大吏,为官清正,吏治严明,颇有贤声。

弘光朝廷曾召任操将总督,严词不受,隐居乡野。

曾经在京师为官时,对洪承畴有点拨提携之恩。

郭都贤这句话,虽然说的漫不经心,但却狠狠戳中了洪承畴的心肺,令他汗颜垂首。

一句从我当初认识你时,眼睛就已经染疾,言外之意,是在说当初瞎了眼,提拔了你洪承畴这个降清贰臣。

洪承畴闻言,默然无语,跟着郭都贤进了屋子。

这时,郭都贤的儿子郭叔文端来了茶水,递给洪承畴时,眼中流过一丝不屑之情。

正房竹屋中,一张桌,一张榻,几只竹凳,一床棉被,便是全部家当。

可谓是家徒四壁,清贫甚也。

“洪公坐惯了总督宝座,不知道这乡野竹凳可还坐得惯?”

郭都贤坐在上首,眯着眼睛问洪承畴道。

“恩师坐席,虽总督之位亦不如也。”

洪承畴声音低沉道,心情有些失落。

本想来寻恩师,倾诉苦闷,寻求指点,结果就在方才,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不是当初的大明三边总督了。

师徒二人,早已陌路。

“哈哈哈,不知洪公来我这草庐之中,有何公干?”

“并无要事,只是感念先生旧日提携之恩,特来拜谒。”

“老朽记得,上次你来寻我,还是在你赴任松锦的前一夜。”

郭都贤慨叹道,那是崇祯十四年春天的一个夜晚。

洪承畴平台召对,将于次日率八总兵,马步军十七万赴辽决战。

那一晚,洪承畴身系大明国运,担负王朝兴衰,压力无穷。

他向郭都贤问计,又向他倾诉心中苦楚,直至天明,方才离去。

“恩师,往事不堪回首。”

“今日来此,仿佛当年,何其相似?”

郭都贤虽隐居山野,但也对时事颇为关心。

江西的战局变化,他亦知晓,近来自九江渡江北上逃难者,日益增多。

清军在江西形势危急,明军数路共击,水陆协同,连战连捷。

那统兵之人,征西大将军焦琏的声威,已经传到了黄州府。

这种时候,洪承畴前来拜谒自己,与当年如出一辙。

明清即将决战江西,一战定江南乾坤,而这沉重的压力,又压在了他洪承畴的肩头。

郭都贤了解洪承畴,他今日来,必是问计。

“唉,恩师,人生何难哉?又有几人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洪承畴一声长叹,当初他力主松锦大军步步为营,万勿浪战。

可兵部尚书陈新甲再三催促决战,数日之间,催战公文接连送至。

之后皇帝又下圣旨,令他速战速决。

最后的结果已经不用多言,帝国九边精锐,一战俱殁,宁远失守,中原动荡。

“喝茶,喝茶!”

郭都贤不愿多言,便请洪承畴饮黄梅之茶。

茶水清香,后味苦涩,吞下腹中,口中苦涩亦久久不能散去。

洪承畴知道,眼前的恩师,已经不愿再接纳他这个学生了。

在满怀失落中,他起身向郭都贤告辞,并欲馈以金银,以助恩师生活。

但郭都贤坚决不收,严词拒绝了洪承畴的好意。

就连洪承畴带来的粮米酒肉,郭都贤都令其原封不动地抬下山去。

洪承畴一时心潮跌宕,情绪低迷到了极点。

郭都贤将洪承畴送出了柴扉,眼前这个学生,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评价。

他若只是一介布衣,降便降了。

可他是大明的蓟辽总督,帝国督师,即便战败,也不能失了气节。

临走,洪承畴转身,向郭都贤行叩拜大礼,郑重道别。

正当他起身准备下山之际,郭都贤冲他喊道:“日后,你生死沉浮,都莫要再称我为师。”

洪承畴无言,羞愧下山。

在山下,他静立许久,才乘车折返。

上一章写到了凌晨,昨日实在是困得不行,脑中空白,写不出来。

一章《雉朝飞》,耗我精元,哈哈哈哈哈。

明天正常,望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福艳之都市后宫 御女天下 都市花语 都市偷心龙爪手 我的诡异人生 遍地尤物 穿越家丁之百香国 官媛 北电艺考:从欺负神仙姐姐开始 重生飞扬年代 少龙风流 花都太子 艳福不浅 倚天屠龙夺艳记 御心香帅 四合院:开局娶十三姨秦淮茹 港片:开局坑大嫂三千万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天生尤物 
经典收藏红楼天骄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家父万历爷 漫威之DNF分解大师 烽火十国 唐人的餐桌 太子妃请自重,我是太监啊! 大明国士 魂回东汉 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亮剑:你一个排长,全歼鬼子师团 三国:从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 从柱灭开始的次元之旅 抗战之我的长征 全洪荒都知道魔祖在闹离婚 大隋第三世 末日进化 医神皇妃 惊世第一杀手妃:邪王狂妻 
最近更新风雪持刀人 大唐:吾父赵王李元霸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沈家大小事 云尧长歌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神威天降九皇子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穿宋,造反!【变宋】 于是我成为了神 三国之小曹贼 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 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秋风渭水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txt下载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最新章节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